动态信息

案例亲历者走上讲台,一场别开生面的案例教学课

发布时间: 2010-11-22 访问计数:

11月6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案例教学课在公共管理学院423教室展开,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人员、学院博士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王郅强老师在MPA-P班同学的危机决策与管理课上,做了一场题为“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应对”的专题研讨课。

面对社会转型这个矛盾高发期背景,王老师首先引导大家认识到社会转型的内涵和特点,指出社会转型路径大致经历了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转型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封闭社会转型到开放透明社会,这直接带给我们四个方面的深刻变化——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当前社会冲突,由过去的邻里纠纷性矛盾转变成为维权性、抗争性矛盾等,诱发了许多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泄愤事件。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一味去堵塞和压制,而是强调自身要对社会矛盾有控制力,稳定不等于没有矛盾,动态的稳定是使整个国家保持着和谐秩序,从而推动科学发展。

讲授过程中,王老师以贵州省瓮安“6.28”事件为例,安排同学们进行情景模拟,并播放了学院案例中心制作的《瓮安事件》,进行了必要的情景介绍,并邀请几位同学分别来扮演县委书记、公安局长、宣传部长、县所在镇镇长和现场群众。虽是假定角色,但同学们却非常投入,发言积极踊跃,有的时候甚至激动得争论起来。王老师将同学们的主要观点都一一记录在黑板上,来帮助同学们整理观点和梳理逻辑。那么,一起并不复杂的溺死案件为何激化为影响恶劣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王老师借助社会燃烧理论给出了一个解释框架,如果把瓮安事件等群体性事件比作熊熊燃烧的烈火,那么它的起因包括这样三个缺一不可的要素:其一是具备充分的燃烧物质,如当地社会矛盾积累引发的普遍社会不满情绪;其二是具有助燃剂,如谣言肆虐导致社会不满情绪被赋予的集体认同感;其三是导火索,如有看似偶然的突发事件。该案例最深刻的教训在于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在现实素材研讨之后,问题的解读更是把同学们引入到理论的沉思之中。

当大家以为案例研讨似乎就要结束的时候,王老师突然出人意料地说:“今天我们特别幸运地邀请到瓮安事件的亲历者,瓮安事件发生后临危受命从省公安厅到县公安局担任政委的周胜同志来到课堂,他也是考入我院的MPA同学,请他为我们讲讲瓮安事件之后政府如何恢复公信力的。”原来王老师早就安排周胜政委坐在教室里旁听课堂讨论了。同学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还可以这么近距离和案例中人物来共同讨论。周胜政委简要回应了同学们在刚才案例讨论中的问题,着重介绍了瓮安事件发生后政府公信力的重塑过程,这一系列处置措施大致包括:打黑除恶、作风整顿、大接访(五大访)、学校管理创新、未成年人轻罪犯罪消灭、移民安置、让利拆迁、和谐拆迁等,通过这两年来的努力,可以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但政府公信力恢复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其实,应急管理最高的境界是“无急可应”,预防危机发生才是危机管理真正的精髓。

在最后的总结中,王老师向同学们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内涵、发展特点和性质界定,提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群体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和建立健全日常公共管理机制,应当注意遵循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则,以及思维方式应从零和博弈向非零和博弈转变,通过建立政府和民众谈判与协商、妥协与合作机制,最终才能实现双赢。

这堂融教学、案例、亲历者为一体的课让同学们收获很大,充分认识和理解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这个主题的基本内涵,从瓮安事件中得到教训与启示,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才是各级政府今后真正的任务。下课了,同学们似乎没有听够,还继续围着王老师和周胜政委讨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