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案例中心到江苏淮安市调研绩效管理案例

发布时间: 2010-12-03 访问计数:

2010年11月25日至26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吕志奎、案例中心助理闭恩高、博士研究生刘翔宇一行3人,到江苏省淮安市调研政府绩效管理和机关效能建设有关情况。此次调研重点选择国税局、审计局、财政局为调研对象,主要了解公共组织开展绩效管理的过程与难点,在调研基础上写作教学案例,将主要用于政府绩效管理、公共组织管理与创新等课程的教学中。

11月25日,调研组与淮安市国税局纪检组长王绪友、法规处处长王军、人事处处长汤咏梅同志进行了访谈。淮安市国税局从2004年起,为了更精准的区分员工之间的工作绩效,在基于2002年启动的流程再造基础上,开始引入平衡计分卡,并与原有的目标管理千分制考核方法结合,形成了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调研组了解到,淮安市国税局引入平衡计分卡,重在落实目标与执行之间如何有效衔接、转化的问题,对于过去一千多位员工绩效难以量化、压力传导机制不顺畅等问题起到了良好的化解作用。

在近五年的实践与探索中,淮安市国税局在如何保证绩效考核的准确、公平等方面不断探索,对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和框架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从税收收入、顾客、业务流程、学习提高四个维度来构建组织绩效目标体系,并进而深化为更具体细致的工作方案,以便于组织进行月度绩效考核,个人进行周绩效考核。此外,淮安市国税局以工作时间为尺度,将绩效考核事项得分进行指数化构建,避免了简单的累加得分所带来的考核公信力不足,使指标与得分之间的权重和分值形成了有机联系。

11月26日上午,调研组到淮安市审计局调研,审计局纪检组组长史建岚、局长助理刘孝武向调研组介绍了审计局开展绩效管理试点的情况。在淮安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的支持与帮助下,淮安市审计局从2009年5月开始探索从基础类考核、加分类考核、减分类考核三部分对组织和人员分别进行考核。对业务类组织和人员、非业务类组织和人员开展了不同的事项划分,业务类组织和人员形成共性目标事项、审计业务目标事项、个人贡献度事项,对非业务类组织和人员形成了共性目标事项、个性目标事项、个人贡献度事项的事项库。淮安市审计局以事项库中的事项和相应的具体指标体系为尺度,对组织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并结合审计质量、审计流程进行创新,在全局近70多位员工中开展了试点。

11月26日下午,调研组与淮安市财政局国库支付局局长杨军、绩效管理处处长施卫华、预算编制处主任曹子军,以及田玉军、周珺等同志进行了访谈。淮安市财政局为了提高项目资金运用的效益,逐步探索构建以政府科学理财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绩效为导向、以过程为监管对象的预算管理模式,从2008年9月开始,在调研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上海闵行区有关实践后,选择淮安市涉及民生、经济发展、科技扶持等方面的17个重点项目近3亿财政资金作为试点,明确和规范了项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采取部门自评和组织重点评价的方法,引入专家评审或第三方评审,对项目的前期评审、执行跟踪、后期效益等进行全过程评价。这些实践,为进一步探索化解财政资金分配依据不足、使用效益不高、财政支出压力大、政府管理效能不高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基础。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淮安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徐大达,以及相关处室的同志张政、乔新峰、俞向林同志陪同调研组进行了访谈,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信息,为调研组更深入的了解绩效管理在淮安市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调研组对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调研组与淮安市财政局有关领导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