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获奖案例分享】环保督察与基层回应:协同治理如何消解基层政府环保政策执行困境?——以海南省M县红树林两轮整改为例

发布时间: 2021-12-17 访问计数:

A9AC

清华大学2021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于今年4月-8月顺利举行,吸引来自全国232所院校734支队伍共2366人参加。参赛团队以“中国之治”为主题,围绕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大领域的生动实践开展案例选题、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报告写作。由“华山论剑”团队创作的《环保督察与基层回应:协同治理如何消解基层政府环保政策执行困境?——以海南省M县红树林两轮整改为例》获得本次大赛本科生组三等奖。

案例作者:

杨胤豪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康方沉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吴天天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董海宇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

万 方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庄玉乙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基层政府;纵向干预;政社互动;协同治理

案例简介:

中央环保督察嵌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不仅有效调适央地“偏离失灵”的互动关系,压实地方环境责任,还通过纵向干预、横向吸纳和间接渗透作用,整合分散的环境治理行为,进而形成“中央政府-督察组-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的新型关系网络。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央环保督察组两次进驻海南省,多次交办M县红树林整改问题,引发M县政府紧张的组织调适和环境迎检工作。然而,两轮环保督察由“失效”向“有效”的迥异结果却引人深思:一轮督察中,M县政府“忙而不动”引致“政策空传”;二轮督察“回头看”后,M县政府建立起“纵向贯彻-横向整合-对内调整-向外吸纳”的协同治理模式,并在短短一年内超额完成整改任务。基于“压力—调适—产出”的政策过程,本案例从科层逻辑和协同逻辑出发揭示基层政府的环境回应行为,以期为推动中国环境治理模式从“政府管理”向“协同治理”变革提供有益思路。

调研与写作历程:

置身于中国环境治理实践的转型期,依赖于科层权威的运动式治理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短期成效,但其忽视常态化合作治理的能力建设常被质疑为一种“兴奋剂效应”,短期政策动员与常态合作治理看似成了一组不相兼容的悖论。然而,在实践治理场域中,我们发现,一些成熟的运动式治理模式与常规治理体系并行不悖。由此引发了我们研究的出发点:运动式治理与常态化合作治理的耦合过程必然存在多方力量的角力,其互动过程如何达成一致,从而为环境治理目标增势赋能?依托充足的调研资源和丰富的二手资料,我们选取两轮中央环保督察由“治理失灵”向“治理有效”转变的M县红树林整改过程为研究场域,并构建“常规”嵌入“运动”的一个解释性框架,以期提供进一步的研究证据。

关于案例写作的经验,我们团队分享以下四点:其一,广泛阅读核心文献和时事热点,多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权衡考虑调研资源和团队能力之后选择一个重要且感兴趣的调研方向;其二,注重案例与理论的呼应关系,既要从案例提炼有竞争性的理论逻辑,又需要根据理论编排案例的故事细节,达成二者的一致性;其三,掌握熟练的信息检索和实地调研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其四,尽可能打磨文本的可读性。

参赛感悟: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在四个月的备赛时间里有过迷茫、困惑与不安,也曾通宵达旦见过四五点钟的破晓,但更多的是得遇良师指点、团队成员互相扶持和调研支持的充实与坦然。幸运的是,团队成员的多元背景并没有成为辨析公共事务的阻碍,跨越学科边界的交流反而为案例呈现提供更为多元的解释机制。基层环境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亟需我们从本土案例的视角形成更多具有中国话语意义的理论反思。最后,感谢清华公管学院案例中心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衷心祝愿案例大赛越办越好!

B2B4

“华山论剑”团队参加决赛

供稿:“华山论剑”团队

编辑发布:案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