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获奖案例分享】“颜值”到底“价值”几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困境及探索——以丽水模式为例

发布时间: 2021-12-16 访问计数:

A9AC

清华大学2021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于今年4月-8月顺利举行,吸引来自全国232所院校734支队伍共2366人参加。参赛团队以“中国之治”为主题,围绕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大领域的生动实践开展案例选题、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报告写作。由“躺赢的绿富美队”创作的《“颜值”到底“价值”几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困境及探索——以丽水模式为例》获得本次大赛硕士生组三等奖。

案例作者:

孙幼龄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刘芳璐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苑莹之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罗邓燕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指导教师:

刘细良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GEP核算;经济与生态;丽水经验

案例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已使“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成为现实,但前期探索中丽水市政府常陷入“生态”与“经济”的踟蹰中。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水市调研时留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此后丽水市政府尝试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但资金少、生态产品溢价支撑不足、生态资产变现难等问题成为转换的“拦路虎”。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技术等成果的出现,使“绿水青山”拥有具体的经济价值。此外,依托GEP核算试行的生态绩效考核指标、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以及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为上述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案例通过描述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困境与探索,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点给不同利益主体带来哪些决策困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如何促进经济与生态关系的转变?“丽水模式”何以成功实践?丽水经验如何进行推广和复制?

调研与写作历程:

在调研方面,团队于7月初奔赴丽水探索其开展GEP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先进经验。基于前期的资料收集、调研计划和问卷访谈提纲,访谈了丽水市政府、发改委等相关工作人员,并深入基层,对大均乡乡长、民宿老板和村民等不同主体进行访谈。为期两周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曾陷入访谈时间冲突、访谈主体不配合、语言沟通难理解等困境,但事在人为,团队成员不畏惧、不放弃,在一遍遍耐心的解释和沟通后,获得当地政府和大部分群众的支持,获得了丰富且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20F26

团队调研全国首家植入生态产品价值理念的精品民宿

A6F6

团队调研农产品体验店

在报告撰写方面,为真实而生动地呈现案例材料,团队成员从整体的案例脉络到细小的标点符号,都一一琢磨、反复推敲,这段历程中虽偶遇挫折,但攻克难题后的所获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以下是几点经验:

首先,案例主题需紧贴实际。一个好的案例定是扎根于中国大地之上的真实事件。要善于从“小”个案深入挖掘背后的“大”道理,案例本身既要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还需具有较强的政策和现实意义。我们团队的选题聚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试图找寻破解之路。

其次,案例逻辑需严密清晰。案例正文犹如“讲故事”,人物、背景、冲突、高潮、对话、结局等要素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案例分析的关键。案例撰写需紧密以核心思想为轴线展开,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紧扣主题。

再次,案例语句需真实生动。案例呈现既需实事求是也需生动形象,在保证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生动化、形象化,可以使案例得到更好的呈现,提升读者阅读和理解的体验感。

最后,案例格式需严谨认真。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案例报告的“衣服”就是格式和排版,从标点到字句,都需认真检查,不要出现错别字和格式漏洞。我们团队成员会两两组合,互相校对,尽可能保证案例文本的准确和美观。

参赛感悟:

此次参赛经历使我们获益良多。从热烈商讨后在黑板上郑重写下选题,到奔赴丽水市区和景宁畲族自治县扎根调研,再到四人挑灯夜战对文本多番修改,我们力争还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中国大地上的崭新实践。此番调研,能将丽水市的生态经济探索之路尽数描绘,将“点绿成金”的履险蹈难誊上纸卷,得益于当地政企的悉心相助、村民的热情配合和团队成员对案例中展现的公共管理问题与理论价值的审慎思辩。各种经验对我们日后投身公共管理事业,研究社会问题有不少启迪。

在将来,期望“丽水经验”能在祖国大地上处处涌现,让那些生态富集、山清水秀的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真正的“绿富美”地区。我们也会继续怀着时代新人的责任与使命,怀着公管人的初心,以坚持真理、不负人民的精神为中国之治贡献力量。

90F4

“躺赢的绿富美队”参加决赛

供稿:躺赢的绿富美队

编辑发布:案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