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获奖案例分享】党建如何引领情感治理?——厦门市XD社区对“近邻”党建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 2021-12-16 访问计数:

A9AC

清华大学2021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于今年4月-8月顺利举行,吸引来自全国232所院校734支队伍共2366人参加。参赛团队以“中国之治”为主题,围绕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大领域的生动实践开展案例选题、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报告写作。由“双子塔下认真学习”团队创作的《党建如何引领情感治理?——厦门市XD社区对“近邻”党建模式的探索》获得本次大赛硕士生组三等奖。

案例作者:

王大卫(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蓝浦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指导教师:

陈振明(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

关键词:

社区治理;情感治理;党建引领

案例简介:

厦门市将“近邻”作为社区党建的内核,形成了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情感治理的“近邻党建”模式。在诸多探索中,位于思明区厦港街道的XD社区将其多年来的治理实践经验凝练为“铸强党建针、拉紧近邻线、找准落针点、绣出新画卷”的“穿针引线”工作法,较清楚地诠释了“近邻党建”的内涵。XD社区的治理是厦门市老城区社区治理的“缩影”,面临着“陌生化社会”与和谐社区构建、需求多样性与服务资源有限、治理复杂性与组织人事不足等多项矛盾。对此,XD社区两委成功通过基层党建构建激活了社区情感网络,于“人情面子”制约下,在正向情感的互动中实现了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就地就近的资源共享、融合共建、联动共治,成功为治理定向与赋能,顺利完成了老旧小区LH改造、商用小区BH垃圾分类政策推行以及其他微治理活动。治理活动的成功又进一步激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积累了社区情感,并最终实现了社区情感和谐。

调研与写作历程:

探究回顾这次调研过程,我们团队归纳了以下两点经验心得:

1.有趣的研究现象or新的角度?

在理想情况下,研究者可能更希望有着有趣的研究现象。但是,作为学生在案例研究中往往会受困于研究资源问题。在没有“中间人”引介的情况下,想要扎根田野,可能却没有一个“田野”愿意接收。这在以公共部门及其治理事务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领域可能更为明显。结果是,可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但是没有办法获得资料。

对于一些唾手可得的资料,却往往已经被人用烂了,那么能不能换个新角度就很重要。在这次案例研究中,对中国现实人情文化以及社会治理体制现实的观察启发了我们的思考,比如探究人情与社会资本的区别,网络的多中心与党的领导的区别,最终我们选定了从党建与情感治理的关系入手来解剖案例。

2.学术关怀也是研究的一部分

绝对的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些证据被研究者所框定,如何解释这些被框定的证据,都是人的行为,都受到其背后的价值影响。这在斯通的《政策悖论》中有很好的阐释。学术关怀便体现在对研究出于怎样的立场,怎么论证,会形成怎样的现实影响的思考。正如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学者的花园与大众的广场相距并不遥远。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希望把社区治理的“烟火气”展现出来,使更多人看到社区工作者与热心的居民,特别是老党员们的无私付出。同时,也希望揭示狭义的理性(更准确来说是利益最大化)至少在社区治理中,是相当程度偏离现实的。相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情感的积累更能说明问题。此外,也希望说明人情关系尽管在大多时候是贬义词,但是在善意的中介下,可能从私人领域转到公共治理领域中。

参赛感悟:

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与政策理论体系,是每一位公管人的使命和追求!围绕着本届案例大赛“中国之治”的主题,我们聚焦于“党的建设”在社区场域的生动实践及其对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的影响,力图将厦门市社区治理“近邻党建”模式的实践图景与理论内涵加以描绘和刻画。经过奋战,我们有幸挺过初赛、复赛,最终进入决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一次“惊险的一跃”,都凝聚着大家的汗水和坚持,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感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提供的交流和学习平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将不负时代使命、坚守初心,立学公事、立命生民,为中国之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A586

“双子塔下认真学习”团队参加决赛

供稿:“双子塔下认真学习”团队

编辑发布:案例中心